長寧區位于上海中心城區西部,東連靜安區,西南鄰閔行區,東南接徐匯區,北與普陀區以吳淞江(蘇州河)為界,區域面積38平方公里,轄9個街道1個鎮。 長寧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處于滬寧發展軸和滬杭發展軸匯合的“Y”型支點,是上海連接長江三角洲的“橋頭堡”。虹橋國際機場坐落在區域西南角,是我國的重要航空港之一。區域內已建成由高架、地鐵、內外環線、市內交通組成的立體交通網絡,并有高速公路直通滬寧、滬杭,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重要匯聚之地。 長寧區是上海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的上海三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也是中國唯一以發展第三產業為特征的開發區。虹橋開發區及周邊地區是上海市涉外商務樓最為集聚的區域之一,市外經委、市外資委、上?鐕少彺龠M中心也位于區內。隨著進一步擴大開放,虹橋涉外經貿與商務主導功能不斷拓展,長寧區對內對外輻射功能也不斷增強,日益成為推進上海與長江三角洲聯動發展的重要服務功能區。
長寧區生態與居住環境良好,綜合環境質量位于上海中心城區前列,已建成新虹橋中心花園、華山綠地、凱橋綠地、新涇公園等大型綠地,2002年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5.2平方米。古北新區是上海最大的高標準涉外住宅區之一,虹橋路沿線和西郊賓館周圍建有1600多幢花園別墅,上海市三分之一外國領事館和50%外交官的官邸分布在長寧,成為滬上外籍人士聚居之地。
長寧區教育文化發達,區域內擁有上海交大管理學院、東華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硅酸鹽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及延安中學、市三女中、耀中國際學校等名校。虹橋路、新華路國道是市級景觀道路,沿線的上海芭蕾舞學校、劉海粟美術館、廣播大廈、宋慶齡陵園、上海民族樂團、上海影城等人文景觀連成一線,形成別具特色的文化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