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在必行 “達芬奇家居”藏著哪些密碼? |
|
作者:深圳東方華奧辦公家具 | |
日期:2011-7-19 14:22:54 |
上海市工商局已初步認定“達芬奇”家居存在涉虛假宣傳、部分產品不合格等3大問題,據稱問題產品在滬已被停售;其在滬進口家具近10%系國產,保稅區“一日游”后變進口貨。
此次潘莊秀華版“達芬奇密碼”曝光,媒體功不可沒,政府工商部門適時跟進,對“達芬奇”家居作出涉虛假宣傳、部分產品不合格等3大問題的定性,則讓消費者看到了“達芬奇”在中國商海沉浮10年之久的“假洋品牌”的最終破滅。但“達芬奇”家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冒充洋品牌、坑害消費者,目前還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要最終破譯“達芬奇密碼”,當務之急還需環環扣緊。
其一,及時查清“達芬奇”是否存在欺詐行為。在央視記者長達半年多調查曝光的事實面前,達芬奇總裁竟然“顧左右而言它”。正如網友所說:“你跟她講欺詐,她跟你講創業,你跟她講賠償,她跟你飆眼淚。如此姿態出現在消費者面前,不僅沒有誠意,甚至還有些霸道。”這種情形下,相關部門要迅速行動,認真查證,以詳實的調查堵住其辯解的嘴、逃避的腿。只有當職能部門拿出確鑿的舉證,并且開出相應的罰單時,犯科者才會采取悔改和補救的措施。
其二,及時制定“達芬奇”退換貨標準。隨著“達芬奇密碼”泛出水面,能否退換貨成為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依筆者之見,具體的退換貨的標準絕不能任由“達芬奇”來制定,而應該由工商部門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具體要求統一制定退換貨標準,并通過媒體把具體標準“廣而告之”,堵塞住“達芬奇”在具體執行退換貨規定時可能以各式各樣敷衍手段架空消費者應有權益行為的發生,確保消費者合法退換貨的權益落實到位。
其三,及時清查和打擊潛伏的“假洋貨”。國貨熱衷取“洋名”,本無可非議,但部分品牌存在系統性造假的問題,比如原產地造假、產品質量造假等,這就是很大的問題了。許多“穿洋衣”的假洋品牌動輒花錢向國外購買海外代理權,借用精工細作、高水準品牌管理等噱頭吸引消費者,博取更高收益。對于這些掛“洋”頭賣國貨的無良商家應進行一次全國性拉網式的普查,加大力度給予打擊,幫助消費者及時識破他們坑蒙拐騙的伎倆,減少或者避免不必要的損失。